比特币官网

专访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陈伟钢:数字货币交易一定要严打

  2019年12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对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做出了规范。

  这个文件下发后,只要有人从事欺诈行为、虚假宣传,无论它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只要能找到宣传的主体或者委托宣传的主体,就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击。我相信这方面以后会越来越规范。

  记者:近期以来,多家数字货币交易所都开始进行“合规”上的布局,比如获得某些国家政府或主流金融市场的牌照。如何看待它们的这种行为?

  陈伟钢:这些公司为什么要到海外去注册?因为国内的政策不允许,是非法的。在国外合法的东西,在国内不一定合法,例如赌博等。尽管国内也有一些地下赌场,在做赌博的生意,但国家一定会对它们进行严厉打击。

  炒币也是一样。我始终认为,炒币、ICO不是金融发展的方向,是必须坚决取缔的。

  对于数字货币交易,我认为,国家各部门的监管一定会越来越严格,让交易没有市场,例如,会禁止银行和正规的支付机构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通道。民间的一些私下交易可能还会继续,但一定不会大行其道。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都到数字经济时代了,数字资产都可以公开交易了,数字货币为什么就不能交易呢?这里要纠正一个概念,数字资产不是数字货币,数字资产交易可以用法币进行。

  记者:既然ICO不是金融发展的方向,它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陈伟钢:ICO的概念来自于IPO。IPO的目的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实体生产。在股票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打击炒作,让股票市场良性发展,不脱离实体经济,且为实体经济服务。

  ICO是网络虚拟经济发达之后的产物,它在IPO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所谓的“金融创新”。但ICO的主体却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无法为实体经济服务,所以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对ICO坚决予以打击。

  中央每一次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强调金融要回归本质,为实体经济服务。我经常把金融创新比作风筝,而金融监管就是那条风筝线,只要有风来,风筝就可以飞得很高;风越大,风筝飞得越高,也会越疯狂,越想脱离风筝线;但风筝挣脱线之日,就是摔下来之时。

  02区块链让银行、保险业更诚信

  记者:媒体报道称,杭州、贵阳、北京和海南等省份和城市,都推出或即将推出区块链监管沙盒。这些沙盒会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机会?

  陈伟钢:区块链是一个网络技术,所谓的“区块链监管”,我认为有两层意思:

  一是监管部门加大对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出的金融产品的监管。如果区块链从业者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出了合理、合法、合规的金融产品,监管机构应该支持,并且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让其行之有矩。

  但是如果有人利用区块链金融的幌子,或是在金融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行骗,监管就应该坚决打击。

  二是监管部门在监管手段上运用区块链技术。

  监管沙盒是什么?把沙子放在盒子里,让沙子在盒子里随便翻滚,但沙子不会扬到外边去。它的核心是让区块链金融创新和区块链监管技术创新在较小的范围内做试验,先试行,后推广。这样来看,可能不止上面说的这四个地区,其他地区也可能在做相关布局,只不过没有被媒体报道而已。

  记者:现在,有很多监管科技从业者在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监管场景。在助力监管科技方面,区块链有哪些作为?

  陈伟钢:金融科技在与时俱进,监管也要与时俱进。金融监管能不能用区块链技术?我认为是可以的。

  首先,现在的金融业监管,主要靠“查账”,是先发现问题,再加以提醒、警示、处罚,本质上是查漏补缺,这样的监管方式是滞后的。

  有了区块链技术,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金融机构做业务的同时,监管机构可以进行自动、实时的审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在做,天在看”,从业者会更加敬畏监管。

  其次,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的特性,链上数据不可篡改。以往,金融机构为了逃避监管,可能会篡改数据,而有区块链监管平台,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此文由 比特币官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比特币新闻 » 专访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陈伟钢:数字货币交易一定要严打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暂无评论